人为什么投资基金?

冯潘龙冯潘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基金是大众最为熟悉和经常接触的金融理财产品之一。从1978年第一只公募基金诞生至今,中国基金行业已快速发展成为资金规模庞大、产品种类丰富、机构数量众多、服务理念创新、监管体系完善的现代金融产业。根据中国证监会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2月底,国内共有基金管理人156家,公募基金产品8096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资产组合总规模147.48万亿元。 相比个人直接投资股票和债券,购买基金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基金实现财富管理,投资者可以彻底解决“到底买什么”的问题;基金经理通过专业的团队运作,可以解决“怎么买到好公司”的难题;基金公司强大的投研能力,可以为投资人提供持续稳定的投资收益。

其次,投资门槛低。一只基金成立至少需要募集一定规模,因此基金投资的最低额度一般都比直接投资股票和债券低很多。同时,基金的收费结构相对合理,除了申购费、赎回费和业绩报酬外,一般不会收取交易费。

投资渠道多样。随着基金产品线的不断完善,目前市场上有股基、债基、混合型基金以及ETF等多种类型的基金。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投资偏好,选择不同的产品进行配置。以指数型基金为例,其跟踪标的指数,风险和波动与标的指数基本一致,适合希望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稳健型投资者;而主动型基金由基金经理挖掘个股机会,寻求超越基准水平的收益,更适合希望把握市场机遇,获取更高回报的进取型投资者。 “固收+”策略灵活配置。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实施,传统的“无固定期限、一次性买入”的投资模式已被打破,投资者可以通过基金灵活调整权益类和固收类资产的仓位,进可攻退可守,满足财富管理的多元化需求。 以民生加银基金为例,旗下民生加银鹏扬红利、民生加银鑫福等基金长期稳健增值,深受市场青睐;今年新发的民生加银双利、民生加银聚诚等“固收+”策略新产品也受到机构和专业投资者追捧。

太叔成明太叔成明优质答主

1、时间成本的考虑。很多人想自己操作基金,但是没有时间,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上更划算。

2、专业化的心理要求。自己操作,拿不准,而买股票型基金,一般净值涨的速度不会低于指数;债券基金收益虽然不高,但是不用担心下跌问题,把钱交给专业的基金管理人员去操作更放心。

3、一些特殊的基金,比重大盘股的指数基金,或是投资于一些小众市场(如海外,或者一些国家地区),没有开通这些投资平台的人更适宜买基金。

基金投资技巧

一、基金投资也应“组合多元化”

很多基民热衷于“选基”,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对比,企图选出未来业绩会突出的基金。但其实,这有点类似“选股”。但跟选股相比起来,“选基”难度更高,也更加没谱和没谱——市场上的个股有将近4000只,但基金公司家数目前只有约130家,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往往存在风格或操作上的相似性,而基金公司自身业绩(旗下基金的整体业绩)存在持续性的概率很大,所以,如果在选基时没有足够的信息优势,“选基”的正确率可能低于“选股”。

因此,基金投资更应该像股票专家和职业投资人那样,把“选基”当做一件并不怎么重要、而是“被迫去做”的事情。如果你要投资基金,由于不可能只投一只基金,所以,在选基时首要考虑的不是未来业绩的优劣,而是组合的风格多元性。

在具体的基金风格选择上,我的建议是:股债平衡型组合包括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股票投资下限在30%左右的配置为主,30%以内的也可以介入;股票型基金,包括指数型基金,一般有大盘、中盘、小盘,成长股、价值股,大盘价值、大盘成长等等;债券型基金,可以适当介入海外及大中华地区的高收益债。

二、基金投资,重在“看准市场”

刚才说了,基金投资中,选基并没有那么重要,但“看懂市场”却非常重要,因为它会成为你选基和做组合的指导方向。那怎么看懂大类资产市场呢?

1、观察指标。对于国内股市而言,我过去习惯用的指标包括:CPI(尤其是翘尾因素)、PPI、GDP、PMI,还有货币供应量、新增信贷等;对债市来说,我最关心的是回购利率等资金价格和CPI、PPI。而目前,我最关心的指标又多了一些,包括:美元指数、美国的CPI、PPI、PMI和就业率等指标,以及美联储主要官员的讲话,因为在利率完全市场化的美国,这些都是预测美联储加息与否及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的重要指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