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暂停房贷原因?

耿谈谈耿谈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很多关于房地产相关的新闻出来,大概意思是金融监管加强导致银行业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投放变得谨慎。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这个数据,2019年全年我国各项贷款增加了16.87万亿元,其中住宅类的住房贷款增加了13.54万亿(占80%)。

如果考虑到今年前两个月的数据,预计1-2月份住宅类按揭贷款增加约3万亿,同比增长了13.1%。 这个数字看起来好像挺正常,其实已经大大超过了2018年全年的水平(12.17万亿)和2017年全年的水平(11.27亿)。 那么为什么在2月27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指出,要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还要遏制房地产泡沫呢?

因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着结构性问题: 一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症;二是居民部门加杠杆(房贷占比不断升高)。

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住户部门的贷款余额为47.9万亿,比上年增长了16.8%,比全年人民币贷款多增了2.3万亿。这其中房贷比重又占了绝大部分,个人房贷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商品房的销量。 以人均住房面积来计算,目前我们的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了40平米/人(高于美国的人均住宅面积36平米/人),基本上达到欧洲的水平。按照国际上衡量居民家庭财富的标准,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以后,居民的购房需求就会开始下降并逐步萎缩。

从需求看,国内当前的住房总需求是明显大于供给的。但关键的问题是,房价上涨预期下,市场上的投机需求被激发出来(无论是投资房产还是炒作房价),而投机需求的增长又会进一步推升房价。这就是当前调控政策面临两难境地:

一方面要防范金融风险,因此要对各类融资行为进行监控(比如对消费贷、经营贷等流向的监控),另一方面又要抑制不合理的投机需求(限制各种炒房手段)。 从短期来看,不排除金融监管部门会继续加大监管力度的可能。但从长期来看,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缓解结构性问题带来的风险。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提高土地供给效率(减少地方政府卖地收入),降低居民部门加杠杆程度(控制房贷规模)来减轻对地产相关行业的依赖。

宾翔宇宾翔宇优质答主

一、严控贷款风险。

目前各家的银行的利润主要是靠存贷款的利息差额,而办理房产抵押贷款是银行贷款的主要渠道和来源。虽然房产抵押贷款有房屋实物做为还款的担保,风险性较小。虽然如此但办理房贷业务,银行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银行暂停办理房贷业务的原因之一,就是想降低自身的贷款风险性。

二、没有额度了。

这种原因一般发生在接近年底的阶段,很多银行每年的房贷业务额度是按照年度计划安排的,到年底如果额度使用完了,下一年度的指标还没有下来,就会导致无额度可放,这种情况下房贷就会暂停。随着银行放款速度的加快,现在这种现象出现了前移。现在一些资金成本低的大行、也出现了无额度可放的状态。

三、审批没通过导致其他客户的指标不能按时发放。

这种原因导致暂停办理房贷也比较常见,特别是近期在办贷款时被退件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且有一家银行退件,其他家银行也会退件。所以,就会引发多笔贷款不能及时放款,导致整个批次的贷款暂停办理。

四、等待下一批次的申请指标。

现在各家银行为了防止个贷客户经理人手不足,或者控制房贷占总贷款的比重,每月对于房贷的受理都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当某个网点达到上报的指标上限后就先停止收集申请,等下一批次的申请指标下来在执行。这种操作在大城市发生的比较频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